有些事,我們明知道是錯的,也要去堅持,因為不甘心;有時候,我們明知道沒路了,卻還在前行,因為習慣了。
最近身邊很多職場女性會和我說,自己的工作幹著沒勁兒,對現在做著的這份工作不是很滿意。
但又不敢辭職,隻能將就,將就的工作,將就的人生。
其實,她們工作的大部分意義並不是要在於賺多少錢,相比賺錢她們更想擁有一份穩定而喜歡的工作。
可是,在職業選擇的初期,不懂自己喜歡什麽樣的職業。
工作多年以後,結婚有了孩子,除了工作還要考慮到照顧家庭。
即便現在這份工作多不喜歡,也不敢辭職,更是離不開。
根據前程無憂數據調查顯示,僅有8.5%的受訪女性對自己的工作狀況感到滿意,對現況不滿,想換工作的女性則達55.7%以上。
其實,這是大部分職場女性的真實現狀。
每天重複同樣的工作,單一而無聊的動作久了之後就會覺得無聊、倦怠、不耐,不知道是該在事業上再奮力一搏還是繼續安享現狀。
有時也會想迫切地希望換個更有挑戰性的工作環境,才不枉此生一行。
可是,為了生存更是為了生活也要忍下不滿繼續埋頭工作。
大部分職場女性好似被一張無形的大網束縛著,就好像鬆脂球裏麵的蜘蛛蒼蠅一般,無法動彈。
直到有人將這張網捅破,譬如經濟危機、中年危機、婚姻危機、公司裁員、意外風險等等,才會讓她們被迫離開這張看似安穩的網。
或許,對於大部分職場女性而言,有家庭有孩子,到了這把年齡,不敢輕易變動工作,即便是麵對不滿意的工作,也不敢輕易離開。
這是一種無奈,更是一種無力可施。
那麽,影響女性工作不滿意卻又離不開的工作的因素有哪些呢?我總結了以下3點。
一、三個因素影響女性工作去留
01、家庭和個人追求需要
我們工作的最重要的目的之一,就是為了賺錢。
而很多職場女性即便是不滿意當下工作狀態,也不敢輕易辭職的原因之一就是家庭需求。
在當代家庭結構中,不再是男耕女織,男主內女主外的模式。
隨著女性地位的提高,女性在家庭中的作用也越來越重要,女性的收入對家庭支撐也是極其重要的。
特別是位於一二線城市的人,生活成本高,每月還有高額的房貸,如果僅靠另一半的薪資,不足以支撐家庭的生活開支。
除非,節省開支,降低生活質量,不然,日子隻能過得捉襟見肘。
所以,這也是很多家庭女性必須出去工作的原因之一,家庭收入需要女性工作。
其次,女性跳槽的成本高,付出的代價也相應的會大一點。
到了30歲+,如果你已婚未育或已婚已育都會遭到HR的挑選,不是說不能跳槽,隻是跳槽成功的幾率相對降低。
對於已婚已育的女性來說,對工作穩定性的要求增加,可以有多餘的精力照顧家庭和小孩。
即便現在這份工作不喜歡、不滿意,但能照顧到家庭,也隻能忍一忍。
同時,女性工作後,對經濟自由和人格獨立的追求也使得女性不願意離開職場。
工作也是成為了女性與這個社會平等對話的一把利器,更是實現個人價值追求的渠道和媒介。
雖然大部分職場女性普遍感覺工作的壓力和勞累,但是她們普遍不願離開職場。
即使工作始終不順心,而且為賺錢而留在職場的比例的女性並不多。
特別是隨著年齡的增長,工作對女性的意義更多的是精神的需要。
但女性在實現自我價值追求的過程中,又被社會屬性和角色的定義著,又要顧及到照顧家庭的事情。
所以又回到了矛盾衝突點,是選擇放手一搏還是繼續安享現狀,迫於照顧家庭和孩子的自我犧牲精神,不得不屈服於現實。
即便每天做著不喜歡不滿意的工作,也不能離開去實現自我。
家庭要求女性一邊賺錢一邊可以照顧家庭使得女性不敢離開職場,女性對經濟自由和人格獨立的追求使得自己不願意離開職場。
家庭和個人追求需要,使得大部分職場女性不滿卻又離不開的工作。
02、不清楚未來職業方向
當心裏想的和行動變得不一致的時候,說明心變了已迷失了方向。
我相信,每個職場女性都有想辭職不幹,或者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的時候,隻是有些人隻是想想,並沒有付諸行動。
與其說沒有付諸行動,還不如說她們不知道明天應該往哪裏走。
我見過很多女性,總是抱怨目前的工作做得枯燥、乏味,有想突破現狀的勇氣。
可是,卻不知道自己該去哪裏。
她們很想換工作,可是不知道應該從事什麽樣的職業,找什麽樣的公司。
甚至出現莫名的焦慮和擔憂,如果換了工作,以後的工作是否會比現在的工作好,如果比現在的工作糟糕怎麽辦,如果跳出去以後依然遭遇迷茫怎麽辦,等等。
不清楚未來職業發展方向,不清楚未來應該從事什麽樣的職業。
這也是大部分職場女性的狀態,很清楚自己不需要什麽,但是就是不清楚自己要什麽。
最後,隻能將就著做現在的這份工作,即便每天渾身摸魚,上下班打卡,也不會想努力突破現狀,做出改變。
所以,不清楚未來職業發展方向,也是大部分職場女性不滿意卻又離不開工作的原因。
03、遭遇能力和年齡雙重瓶頸
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,很多人隻是將一年或多年的工作經驗用了N年。
能力和年齡的雙重瓶頸,成為了很多女性職業選擇的又一攔路虎。
即便是在職場裏摸爬滾打多年,但很多忘記了職場是處於動態變化之中的,隻有不斷學習和提升個人技能,才能保持個人價值。
懶惰,成為了很多人能力下降的最重要的原因。
不願意學習、不願意提升,或者根本就沒有學習的意識。
當遭遇職業危機或職業瓶頸的時候,想著跳槽,才發現市場需求的能力根本滿足不了。
其次,在公司久了,也疲於變化,不想改變現在的狀態。
加上很多公司對女性年齡的挑剔,所以,想跳槽換工作也很難。
遭遇能力和年齡的雙重瓶頸,使得工作猶如雞肋一樣,很多人選擇的認命,所以即便是現在的工作不滿意,但又不敢辭職,隻能將就。
看看這些諸多的“蜘蛛網”,好像大都是自己編織的。
家庭與工作之間的平衡,自己沒有想辦法去解決;未來職業發展方向迷茫,自己沒有想清楚自己要什麽;遭遇能力和年齡雙重瓶頸,自己懈怠懶惰沒有學習提升。
所以,所有的果都必有因。
你今天遭遇的一切都是昨天的決定所致,而今天的決定也會決定你明天是什麽樣。
當你對工作不滿意的時候,想想當初畢業時滿懷憧憬的眼神,想想當初你心中的那個夢,再想想你現在最想成為什麽樣的人,最想做什麽樣的事,再想想為這些事你能做什麽,你會做什麽,你能付出多少努力...
當我們對工作和生活不滿意的時候,不止“將就”這一條路,還有兩條路可以,一是選擇,二是努力。
選擇自己想要的工作和生活,努力做出改變,擺脫困境。
二、如何做才能真正的“離得開”?
01、工作中“多元化”發展
所謂“技多不壓身”,這句話在任何時代都受用。
在工作中,除了學習工作本身所需的技能外,更應該“多元化”發展,尋找最佳適合自己的職業。
譬如,我們在公司的崗位屬於新媒體運營崗,但我們可以利用個人具備的專業知識優勢,在公司內部做內訓。
通過向公司員工傳達知識,不僅樹立了個人在公司中的品牌影響力,同時,還能鍛煉個人的演講和培訓技能。
這樣,個人在公司內部的崗位不僅僅是運營崗,同時也是培訓講師崗。
這個時候,你具備的知識和技能不僅僅運營知識,還有溝通、演講、培訓等技能。
通過這些知識和技能,形成多元化發展,儲備更強的競爭優勢。
如果公司內部沒有這樣的資源和平台,可以利用自媒體平台,做好知識傳遞,培訓演講等等。
這樣,你就成為了運營崗位中最會做培訓的,培訓裏最懂運營的。
當然,除此之外,你還可以從你的個人興趣愛好中挖掘能產生價值的知識和技能,以此拓寬個人的職業發展路徑。
譬如,日常喜歡畫畫,畫畫技能還不錯,那從中可以產生什麽價值呢?
第一、可以為畫畫賣錢,包含個人繪畫賣錢,還有為出版社、互聯網網站等畫插畫;第二、可以教別人畫畫,收取學費;第三、做自媒體,打造個人品牌。
當然,方式不隻以上三種,還有很多其他產生價值的渠道和方式。
但不管以什麽樣的形式,都可以從中挖掘個人優勢,延長個人技能,通過“多元化”的發展來提升個人的職場競爭力。
所以,在工作中我們要學會“多元化”發展,以後才能有更多的路可走,也才有敢離開現在這份工作的底氣。
02、預估風險,提前做好規劃
作家王耳朵說:“醒醒吧,工作穩定,這個詞語聽起來溫情脈脈,但實際上充滿了風險。那些說自己工作穩定的人,他們想說的其實不是穩定,而是我可以安逸了,可以不用改變了,可以不思進取了。”
預估風險,才能提前預控風險,避免陷入到被動選擇的境地裏。
我們都知道女性在職場中隨著年齡的增長,就業競爭力和壓力就會變得越來越大。
這就要求我們在30歲以前做好充足的準備,無論職業目標的定位,還是能力的提升,專業知識的學習等等。
並且已婚已育後,麵臨家庭和工作兩難的問題。
家庭和孩子會消耗掉女性的一部分精力和時間,如果等那個時候選擇再學習,會比現在學難很多。
所以,既然我們都能預估未來會麵對家庭、年齡給女性帶來的職場壓力和風險,那麽,此刻開始我們就要提前做好職業規劃。
認清個人職業目標,想清楚個人想要的工作和生活,然後再付諸行動。
做好規劃隻是紙上談兵,付諸行動才是最重要。
很多人會想說我想要這樣的工作,那樣的生活,可是永遠隻是在腦海中“意淫”,卻永遠不邁出行動的步子。
製定好目標計劃,付諸行動,才是預估風險最應該要做的事情。
隻有這樣,在意外風險來臨的時候,我們也有離開的勇氣。
03、學會“放棄”,才能獲得更多
大部分女性被不滿意的工作困住的重要部分還是家庭,女性總是想著照顧家庭和孩子,從而犧牲自我。
所謂的家庭與工作的平衡,是無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平衡的。
所以,我們隻有在某個階段學會“放棄”一些東西,才能獲得更多。
如果有一段時間,我們需要偏重於工作和事業,那就坦然地接受自己無法陪伴孩子,專注孩子的教養。
在這段時期,不必感到愧疚,因為你專注於事業的每一天,對你孩子來說都是最好的榜樣。
如果有一點時間,孩子需要我們的照顧和陪伴,那麽,我們就需要偏重於孩子。
這段時間內就需要接受事業放緩或停滯的狀態,也不要因此而鬱鬱寡歡。
因為,你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,都是未來美好的記憶。
隻要我們沒有徹底地離開職場,某一天重新上路出發,努力堅持,依然能實現自我價值,發展個人事業。
薇婭曾說過因為自己工作的強度太大導致失去了陪伴女兒的“權力”,而唐笑在孩子成長階段全身心投入家庭,在他們懂事後又來投入自己。
她們都是新時代的獨立女性,也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超級女強人。
其實,所有光鮮亮麗的背後,都是玩命的付出和不懈的堅持,享受生活的前提,永遠都需要有縱情聲色的底氣。
隻是,她們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選擇了不同的社會角色。
作為一名職場女性,在人生的不同發展階段會有不同的傾向和角色,並且每個成功的職場媽媽背後,都會有一段艱辛的發展曆程。
職場女性,擁有多重的社會角色:媽媽、妻子、媳婦、女兒...
在多重的社會角色中,我們都無法做到完全的平衡,關鍵是,我們更應該學會“放棄”,才能獲得更多的精彩。
其實,人生中大部分的問題都可以通過選擇和努力來解決。
如果你不滿意現在的工作,你可以通過努力去改變,選擇你想要的工作。
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生活,你可以通過努力去改變,選擇你想要的生活。
......
不論是什麽,最關鍵的是你有沒有想改變的勇氣和決心。
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:“ 你以為挑起生活的擔子是勇氣,其實去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,才更需要勇氣。”
最後,願所有偉大的女性有底氣和勇氣去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。
- end -
作者:王丹豔,意得首席谘詢顧問、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、BSC高級職業規劃師、美國舒伯學派職業規劃師、9年以上企業項目管理、5年以上企業培訓講師、多平台職場領域人氣作者、注冊國際心理谘詢師(CIPC)。專注職場領域,實現個人成長。
歡迎關注:職場女性後花園,分享更多職場領域成長好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