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工作日,同事們經常會一起約飯。
到了餐廳,有女同事點的意麵分量十足。女同事吃了幾口之後,覺得自己應該吃不了全部,就問身邊男同事要不要吃?那名男同事大喇喇地接收女同事分撥過來的意麵,毫不忌諱地吃了。
網友對這一情況發表了三派意見:
1. 有可能是地下情侶。因為職場默認不提倡辦公室戀人。所以這對沒有公開,但私下已經發展成戀人了,所以對於分享食物並不忌諱。
2. 男閨蜜。現在的藍顏知已對女生很照顧,很包容。如果女生吃不下,男閨蜜發揮點作用也沒什麽問題。
3. 雙方有曖昧。吃不了的食物,給異性吃,一種曖昧的表現。
那麽,女同事的這個舉動,到底傳達出了什麽訊號呢?男同事的表現,又代表著些什麽?
其實,這些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問題,在我們的大腦中很快就能得到處理,並給予自己的主觀判斷。
但大腦在給出指令前,已經經過了眾多因素的考量。
在《溝通的藝術:看入人裏,看出人外》中,就羅列出了我們大腦在做出判斷前的思維過程:
一、對他人行為的詮釋
“彼之蜜糖,吾之毒藥”,同樣的事物,你對其的詮釋不同,事物對你所產生的影響也會不一樣。
上了熱搜的羅誌祥與周揚青,在戀愛時很甜蜜。周揚青直爽的性格,更是得到了未來婆婆的喜愛。
但在周揚青的分手微博中提到羅誌祥一直不讓她看手機,說兩個人最重要的就是相互信任。結果看了手機才發現,羅誌祥戀愛期間出軌自己旗下女藝人,甚至還和自己的化妝師有長期不正當的男女關係。這次想要公開這件事,就是不希望還有女生受騙上當,認為自己會是被羅誌祥愛上的“唯一”姑娘。
有了周揚青的這份公開信息之後,相信私下裏再有收到羅誌祥“撩妹”短信的姑娘們,對於其行為的詮釋就會不一樣了。
原本會以為是愛情的幸運降臨,現在看來,或許隻是羅誌祥試圖撥撩女生群體中的一員。
所以,當男同事看到女生遞過來她吃過的食物,會先對這個舉動進行詮釋。
如果這個女生的風評很差,男同事大概率會拒絕。
二、會評估雙方關係的深淺
分享食物是一種親密感的表現,所以愛人之間會有“相濡以沫”的說法。如果雙方的關係很陌生,那麽是不會接受這種親密的傳遞。包括女生可能也不會起這樣的念頭。
畢竟,我們不會把吃不下的食物,傳給鄰桌的陌生人。
如果男同事願意接受女生傳過來的食物,那麽說明對這名女生的印象還不差,也希望跟這名女生更加親近一些。
三、對其行為的假設
女生會起這樣的念頭,對男同事的假設是:對方不會拒絕。隻有在這個假設的前提下,女生才會發起行為。因為如果遭到拒絕,那是很尷尬的。
那麽這個時候,男同事對女生的這個行為的假設,就存在很多臆想了。
例如:
1. 她隻是單純的不想浪費食物。反正意麵看上去還挺好吃的,那就我來解決吧。
2. 這麽多人,她就分給我。是不是對我有意思?嘿嘿。
3. 要不要禮尚往來。明天我給她帶早餐吧。
男同事的臆想會更多包含兩性交往。
所以,如果女生是已婚的狀態,或者知道對方是有女朋友,或也是已婚人士,那麽就不適宜做出這樣分食的提議。
四、做出符合社會期待的反應
男性,在社會期待中的表現是:有擔當、大氣、外向。所以,當遇到女生求助時,社會期待是男性需要積極回應。
不論這種求助是遇到危險,尋求保護,還是點餐過多,需要分擔,男性會根據自己對於社會期待的理解,表現出對應的行為。
如果一名人際關係佳的男同事,基本會同意幫女生分擔。因為,正是因為他總是做出符合社會期待的表現,所以他的人緣才會這麽好。可能還是眾女生都有好感的對象。
而且,同時對方還會結合最新信息做出判斷。
譬如:女生剛失戀,男同事就會更小概率去拒絕女生的求助。
五、關係的當前滿意度
分享食物,也有可能是另一種行為訊號。
在職場同事之間也會發生分歧與爭論,鬧得不愉快。那麽到了聚餐時,通過食物的分享,可以傳遞出的訊號是:“我們就事論事。工作上有討論,但不影響我們的同事關係”。
所以,傳遞食物,是一個和平訊號。相當於對方拋出了和平橄欖枝~
對方接受食物,也是傳遞出了認同的態度。
所以,看似一個很簡單的社交行為,其中蘊含的訊號可能是多種的。當事人在幾秒之內做出的反應,其實大腦已經結合了至少五種情況才最終做出決定。
《溝通的藝術:看入人裏,看出人外》這本書中,能夠為你揭示更多人們在日常交際中有趣的現象和反應背後的原理。這本出版超過30年,已經修訂到第14版的書,有別於其他僅知道你溝通技巧的書籍。它會從交流的本質、社會文化等主流角度給到你更多關於人際交往的視野與觀點。
相信你在看過之後,會對於身邊人的言行,有更深層的理解,有助於你開展社交活動,建立良好的人脈網。